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子宫内膜异位症
编号:13290818
GnRH—a和口服避孕药联合微创手术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疗效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19期
     [6]张秀楠.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治疗的预后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3):39-40.

    [7]叶远征,王彦红,何艳,等.腹腔镜不同术式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國循证医学杂志,2013,13(1):55-61.

    [8]杨春丽,潘瓷,杨敬敬.GnRH-a退缩疗法及常规疗法对不同体重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患者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2016,37(4):616-620.

    [9]王化丽,路云晖.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6,39(7):577-580.

    [10]蒋永红.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联合优思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顽固性疼痛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5(1):7-9.

    [11]王霞.醋酸曲普瑞林、腹腔镜手术联合使用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10(2):15-20.

    [12]庄梦斐,杨英,曹阳,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机制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J].生殖与避孕,2016,36(3):214-222.

    [13]程明军,徐丛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理论及学说[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7):561-562.

    [14]黄玥,张蔚,王勇,等.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eta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3):270-274.

    [15]何永珍,坑艳,许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7):1914-1916.

    [16]何春妮,宋岩峰,黄惠娟,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加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36-37.

    [17]刘德艳,顾美皎,舒家振,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延长用药间隔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10):656-659.

    [18]王懿琴,张绍芬,陈珣,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44(7):504-508.

    [19]张春燕,耿爱芝.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克龄蒙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34(3):454-457.

    [20]康佳丽,王小霞,聂妙玲,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延长给药间隔治疗子宫腺肌病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行[J].广东医学,2008,29(5):715-717.

    (收稿日期:2018-03-28) (本文编辑:李莹莹), 百拇医药(廖绮琳 赖文君 张龙鹏)
上一页1 2 3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子宫内膜异位症